陪媽媽兜風

【看書有感】陪媽媽兜風|更適合大人看的兒童繪本

工傷家庭說繪本巡迴共讀會

3月中參加了工傷協會 (工作傷害受害人協會) 在淡水無論如河獨立書店舉辦的共讀會,是由其秘書長利梅菊女士及會員共同主持。

點我購買

陪媽媽兜風

梅菊也是亡者家屬,在先生去世前,是個普通的家庭主婦,除了對抗議無感,也會有「為何要抗議?」的疑問,老實說以前的我也是。

在先生去世的年代,因為職災賠償的不公平,梅菊研究了法規及流程,從不敢拿麥克風的受助者變成現在的助人者,也是她始料未及的吧!

緣起

梅菊先讓我們看工傷協會以往出的書,都是以黑色為主,文字呈現居多,是要表達沉重的概念。這次是因為孫女的提問:「有兩隻手是什麼感覺?」興起了以兒童視角為出發點的發想,並歷時五年的準備,才有這美麗的、有別與以往沉重的、軟性路線繪本誕生。

大人的悲傷與親子關係

內容是爸爸過世後,媽媽淹沒在悲痛的情緒以及跑不完的文件流程裡,因此很久沒煮飯也沒陪孩子,孩子想吃自己煮的飯結果被媽媽罵一頓;看到孩子崩潰說出「我也想像以前一樣,大家一起吃飯啊!」的這一幕,很令人動容。

繪本籌備期間,協會找了工傷會員及他們的小孩,辦了一個吐槽大會,孩子都說出了事發當時,爸媽的情緒隨時都會爆炸,給了當時還小的自己很大的壓力。

我們總是在事發後要求孩子更乖更懂事,難道事發前他們不乖不懂事嗎?要怎麼做才能像大人要的乖及懂事?

結論

讓我聽後印象最深刻的是,當時在吐槽大會中,梅菊的小孩說媽媽當時常常說乾脆跟爸爸去好了這件事;在傷慟中無法控制地掉進漩渦,殊不知手上也拉著小孩。

這本與其說是兒童繪本,我覺得大人更應該要看,我們總是害怕讓孩子面對死亡,但又希望他們能在一夜之間長大懂事。

容許小孩天性喜愛玩耍,大人不必獨自承擔眼淚,與孩子溝通並互相陪伴,一起度過這段時期。

點我購買

希望能幫助到在尋找特別的繪本的你,那麼我會非常開心。也歡迎留言與我討論。


6 則迴響

  • Eric Kuo

    2021 年 3 月 23 日

    家人陪伴小孩面對家人的逝去,並不容易,除了要面對自己悲傷的情緒之外還需要教導如何面對死亡,還好自己出生在基督教的家庭中,面對死亡會有不捨但卻也充滿盼望

    回復
    • 金金

      2021 年 3 月 24 日

      羨慕你們家的教育,面對悲傷及死亡都是課堂上不會教的,更不用說是盼望了。

      回復
  • May

    2021 年 3 月 24 日

    很沉重、但也是很重要的議題,沒想到繪本有這麼大的力量,可以將一件沉重的事情用圖畫的方式將讀者帶到不一樣的地方!

    回復
    • 金金

      2021 年 3 月 24 日

      對於沉重議題能用軟調出現我也覺得很驚喜。:)

      回復
  • 追日Gucci

    2021 年 3 月 29 日

    喜歡這一句 :我們總是害怕讓孩子面對死亡,但又希望他們能在一夜之間長大懂事。
    感覺是一本讓孩子學習面對死亡的好書。

    回復
    • 金金

      2021 年 4 月 4 日

      除了讓孩子面對死亡,大人也需要學習在面對死亡的當下,與在世的家人關係要更緊密連結。

      回復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