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地下屋導覽

【2021】野銀部落|蘭嶼地下屋導覽

這次入住東清部落的Yama地瓜園園長太太的堂姊張老師從東清嫁到野銀,因此我們參加的導覽是張老師公公的家,也是Yama地瓜園住客專屬的地下屋導覽。

這裡就不介紹為什麼會有地下屋了,我上網查之後,像功能、排水系統及工作室等等,真的很多人都介紹幾乎一模一樣的,所以也就不多說了。

傳統習俗是,兒子結婚的話,父親會讓兒子去找一個地方先建一棟臨時屋,小倆口自己住到懷上第一胎時,就可以正式建造屬於自己的地下屋。

【2021】野銀部落|蘭嶼地下屋導覽

↓ 門口上吊著男主人打獵回來的戰利品,有豬牙也有魚尾(如果抓到很大尾的話),早期打獵以白鼻心居多,但因為骨骼較小且時間久了就碎掉了。

地下屋門面可依經濟狀況做三到五個門。但就算有錢到可做五道門,也沒人敢做,因為太招搖了會使觀感不好,覺得你不謙虛。我聽到這裡覺得Whaaaaat? 達悟人也太壓抑了吧!!

說到壓抑,這次跟朋友聊到,好比說個性,蘭嶼人很重視謙卑,可以讚美他人,但不會說自己好,因為這樣就不謙虛;如果要辦活動,光決定領導者就要花很長時間,因為沒人敢做,怕覺得招搖。我的天兒是不是很壓抑?

【2021】野銀部落|蘭嶼地下屋導覽
導覽的這間有三個門。

↓ 一入眼簾由左至右可看到木製盾牌、藤製盔甲及頭盔。

早期部落間多少有紛爭,如果收到在涼亭上看守海域的人所發出的危險信號,男人立馬抓了就去備戰了。

對了,提一下涼亭,遊客都稱發呆亭,但當地人很不喜歡這名稱,所以會藉機教育遊客說是涼亭;以前涼亭高度是約一層樓高,為的就是讓輪守海域的人可以看到外敵入侵,涼亭對達悟來說是保護家園的一部份,發呆亭完全跟本意相反,甚至會讓外地人產生達悟族懶惰喜歡發呆的誤會。

張老師也講到以前部落間打架,是以不受傷為原則,但真的不幸讓對方受傷了,就要賠一隻豬,是件大事。

【2021】野銀部落|蘭嶼地下屋導覽

↓ 護具前的甕破掉了,剛做導覽時會留時間讓遊客進入參觀,結果就被遊客踢破了,後來就只限在門口觀看而已。

甕下面的圓盤可想而知是餐具,早期島上沒醫療,小孩易早夭,父親會在盤上放小米、肉跟菜,拿到外面供給魔鬼祈求不要抓走自己的小孩。

對了,基督教及天主教入島前,達悟是沒有神明論的。

【2021】野銀部落|蘭嶼地下屋導覽

↓ 右上方很像曬衣架的其實是燻飛魚的地方,一方面煙燻也防蟲蛀以延長屋子壽命。

【2021】野銀部落|蘭嶼地下屋導覽

↓ 燻飛魚的另一端屋內,有一個只限料理肉的灶,小孩6歲開始就要學做家事及煮飯,在沒抽油煙機的屋內煮飯然後另一端還在燻飛魚,完全可以想像夏天有多辛苦,我的天。

灶前的地板就是睡覺的地方,如果人口眾多,就是大家排著側睡,張老師說所以她現在也都是側睡比較睡得著。

【2021】野銀部落|蘭嶼地下屋導覽

↓ 與屋內灶同一端的屋外,有一個煮菜的灶,因為魔鬼會來拿走食物,而肉比較珍貴所以放在屋內煮,菜拿走沒關係。

【2021】野銀部落|蘭嶼地下屋導覽

↓ 門卡榫

門幾乎不關。除非有敵人入侵就會關門插上卡榫,從屋後另一個出口逃走。

【2021】野銀部落|蘭嶼地下屋導覽

↓ 牆壁上刻紋

遇到天氣不好無法出門打獵抓魚,男主人在家無聊會幫家裡刻花紋。

但也不能刻太滿或太漂亮,會被人說你都沒出去做事所以才有時間雕刻XD

【2021】野銀部落|蘭嶼地下屋導覽

導覽過程中,可以感覺到張老師是有意識地在傳達達悟傳統及對人民尊重的理念。

她年輕時常看到街上遊覽車一台一台,從車內丟糖果給小孩撿,這都會讓她非常生氣。

而現在看到的是遊客在海邊丟垃圾,還有消費者姿態的樣子,在在都讓她覺得有責任要藉由導覽,教育遊客尊重當地文化及土地。

15年前我也來過蘭嶼聽過地下屋導覽,但張老師是為了家鄉很努力在傳達價值,不是只有走馬看花介紹完就解散。很可惜的是外面訂不到張老師導覽,她只開放給Yama地瓜園住客。

民宿資訊

地址:蘭嶼鄉東清村137號 (地圖)

電話:089-732819 ‧ 0933300195

園長太太是資深護理師,旺季期間護理人員可依執業執照享優惠。

延伸閱讀園長太太:蘭嶼的美麗與哀愁|雅布書卡嫩-張淑蘭


2 則迴響

  • May

    2021 年 4 月 7 日

    好特別的地下屋!很喜歡蘭嶼這種還保有原始文化的建築,很耐人尋味!
    雖然在疫情期間不能出國,也能在島內偽出國~

    回復
    • 金金

      2021 年 4 月 9 日

      有機會的話記得不要只留3.4天,多留幾天會很有收穫的。

      回復

發佈留言